中國市場以中小企業居多,特別是五金行業,各種各樣的五金小店更是層出不窮;那么五金小企業的生存知道究竟在哪里呢?如何讓你的小廠能在市場上走得更遠?
很多小五金廠都是給別的廠家做五金配件加工的但是五金配件加工市場競爭是相當激烈,而且利潤空間也已經是小之又小。尤其是做標準件,普天之下,幾乎所有的五金加工廠都在想方設法承攬標準件的業務。那么,怎么才是小加工廠的出路呢?
市場營銷的理念認為,一個企業需要擁有自己獨特的技術、恰當的營銷定位和嚴密的生產管理。我發現,我們廠雖然小,但技術力量不差,包括新產品設計、施模和生產等;同時,在生產管理上也引進了?,F在發現,最重要的就是給工廠生產什么需要做一個重新定位。原先承攬標準件,利潤是有,但不能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做企業最重要的就是利潤,沒有利潤,辦企業是句空話。那么,做什么才是企業的出路呢?既要適合工廠的技術能力又要避開激烈的市場競爭。
經過調查,發現機器廠在檢測液壓密封性上每年需要不少但也不多的檢測工具。對于這個,很多大的五金廠不屑一做,一個業務量小,第二個業務分散。對于小廠,他們往往在產品設計上跟不上。但是。卻有一些有心的小廠家在液壓檢測工具的設計上有他們的獨到性,再加上他們愿意進行嘗試新行業的決心。所以決定專業生產檢漏工具,并付之實施。
結果證明,雖然該廠的業務量雖然不大,但利潤是普通五金加工利潤的幾倍。工作輕松,效益可觀。
小企業成功,是有一定的捷徑可走的。小企業需要有小企業的特色,越是有特色,就越能在競爭中得生存和發展。
第一:不做終端產品。終端產品絕不是我們能做的,如果你能做,人家也就仿制了,競爭性不強。
第二:跟大企業走,去發現它的發展方向,從中尋找自己的位置。這樣的成功率非常大。大企業有很多研究機構,我們現在研究的東西,是人家5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研究的東西,等離子電視是60年代美國人發明的,70年代日本人買下來,80年代韓國日本開始生產,90年代推向市場,但數量太少,成本太高,市場還屬于導入期。但確實是發展方向。我們自己沒有能力去發掘市場的發展和潮流,但我們可以借助于大企業的能力來發現商機,這是風險小而且比較容易成功的方法。
第三、掌握核心技術,積累市場經驗。我們在研發階段和客戶一起開始共同對產品進行溝通,是他們的合作伙伴。小企業決定一件事情很容易,沒有時間浪費,大企業不行,很多大企業的研究院為了論證新產品花了大量的時間,等到領導同意,人家早開始做了,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對于新產品來說,時間是最重要的。大企業做到一定規模,一定會牽涉到社會上很多資源。要轉換過來,就必須把以前的東西全部推翻,這是個巨大的風險,小企業在這方面靈活些,好調頭。對小企業來說,最最重要的是市場,雖然技術是核心的競爭力,但還是只能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真正重要的是市場,技術也許能再找到,市場能保住,能擴大是很不容的。
小企業有好多頭痛的事情,很多方面得不到大家的認同。這個“大家”包括我們的供應商、包括政府、包括銀行很多資源。比如我們的供應商來看我們企業,都覺得這樣的規模能把這樣的技術弄出來真是非常不容易,也表示支持,但真正要供貨了,我們的數量不可能很大,所以同樣拿不到好價格。
企業在20人之前是最重要的。不能因為現在是小企業而按小企業去運轉一個企業。要知道小企業的目標是成為大企業,這種情況下對團隊要求更高。開始的架構一定要搭好,架子一定要穩固。象蓋房一樣,蓋平房和高樓大廈是不一樣的,地基不同。地基打的不好,你再蓋高樓大廈就比較難,即使勉強搭起來,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房子質量問題,客戶滿意度問題,別小看這些小問題,它能讓你沒有時間去想大事。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常說的為什么一開始變得更重要的原因。
科技是要和資本市場結合起來的。為什么70-80%的小企業都失敗了,因為資本市場是很貪婪的,它為什么愿意流向科技型企業中去,因為看中它的高回報,所以我們要將資本、科技、人才在早期巧妙地結合。
另外,溝通是否順暢、透明對小企業發展比較關鍵,所以應常常問自己一個問題:企業的員工為什么要在我們這里工作?你的發展方向是什么?你的員工理解你嗎?知不知道企業到底在干什么?未來怎樣?他想要什么?他個人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存在根本的矛盾嗎?
大企業考慮事情較多,程序比較復雜,效率較低,小企業比較專一,全體人的力量和資源比較集中。對小企業來說,錢重要,但時間更重要。我們每天都在燒錢,一件事燒三天錢和一件事燒一天錢,差距就是三倍,所以對我們來說,時間最重要。經營大公司和小公司是不同的,在大企業做的時間長了,職位高了,你就成了馬上將軍,如果你沒有這匹馬,你可能什么都不是。小企業沒有馬可用,你要實干,你能不能適應,完全看的能力。